玉米是世界上分布廣泛的糧食作物之一, 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和水稻而居第三位。種植范圍從北緯58°(加拿大和俄羅斯)至南緯40°(南美)。世界上整年每個月都有玉米成熟。
玉米在我國糧食安全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,是重要的飼料作物,又是食品、化工、燃料、醫(yī)藥等行業(yè)的重要原料。
由于存放技術(shù)的不到位,受潮霉變。霉變玉米主要產(chǎn)生的有毒物質(zhì)是黃曲霉素,毒性劇烈。黃曲霉毒素因其對人、畜肝臟的劇烈損害而名列毒性之shou。有資料記載,黃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劇毒化學(xué)藥品氰化鉀的10倍以上,是巨毒藥砒霜的68倍,一粒嚴重發(fā)霉含黃曲霉毒素40微克的玉米,可使2只小鴨中毒死亡。動物對黃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因種屬、性別、年齡及營養(yǎng)狀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,比較敏感的動物為雛鴨、雛雞和小豬等。
黃曲霉毒素中毒目前無te效藥物治療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中毒,立即更換飼料并加強護理。對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的中毒禽可投服硫酸鎂、人工鹽等鹽類瀉藥,同時gong給充足的青綠飼料和維生素A,D,E、K,以緩解中毒效應(yīng),或者灌服綠豆湯、甘草水或高錳酸鉀水溶液,可緩解中毒。
霉變玉米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一下幾種:
-
稀釋 少量輕度霉變玉米分多次逐步摻入正常玉米中使用。
-
水洗 霉變玉米粉碎,加入3~4倍的水,進行攪拌靜置浸泡,每日攪拌換水2次,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變成無色為止,洗后盡快使用。
-
脫胚去毒 霉變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分布在玉米的胚芽部分。先將玉米磨成1.5~4.5毫米的小顆粒,加入5~6倍清水,然后進行攪拌,胚芽部分碎片因密度較輕而浮在水面上,將其撈出或隨水倒掉,如此反復(fù)數(shù)次,即可達到脫胚去毒的目的。
關(guān)于霉變玉米制作有機肥的方法,重點在于先脫毒。此處脫毒方法可以添加其他的有益菌種進行發(fā)酵處理。具體方法可以參考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