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戟天,為雙子葉植物茜草科,長3~13 cm,寬1.5~5 cm,前端短漸尖,基部鈍形或圓形。巴戟天的有許多根,根呈扁圓柱形,略彎曲。屬于一種藥用植物,主治陽痿遺精、宮冷不孕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少腹冷痛、風濕痹痛、筋骨痿軟等。作為南方*重 要的中草藥之一,巴戟天對于人的身體健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。
![](https://ss0.bdstatic.com/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/it/u=122445292,3967630964&fm=26&gp=0.jpg)
巴戟天是一種喜溫植物,適合生長在陽光充足,但又不能太干燥的環(huán)境下,尤其禁忌陰暗潮濕的環(huán)境。因此其適合生長在土質(zhì)疏松,土質(zhì)層肥沃的黃土壤或者砂質(zhì)土壤中,這就大大限制了其生長的具體地點,使得其不適合生長在我國寒冷干燥的北部地區(qū),且也不適合生長在全部的南部地區(qū),進而使得其具有一定的稀有性。它的生長習性使得其花季基本在每年的4-7月,這一階段,我國南部地區(qū)較為溫暖,同時也不會特別的潮濕,有利于巴戟天生長開花結果。
![](/upfiles/image/20140403094235.jpg)
合適的生長環(huán)境對于巴戟天的生長以及以后的收獲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,所以對于選地和整地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基本上選用較為肥沃的土壤為佳,如富含腐質(zhì)的砂壤土。由于巴戟天對生長環(huán)境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較為嚴格,因此,在播種前,可以先做相應的準備工作,如在前一年的秋季,就開始尋找適合的土壤,然后將所選土壤上的花草樹木全部連根拔出來(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肥沃度),其次將它們?nèi)慷逊e在一起,再用鏟子鏟土堆積在上面,進行焚燒,燒成一堆堆草木灰,作為天然的肥料;再者就是將土地進行第一次翻新,深度在30 cm左右,來年春天進行第二次翻新,從而使得土質(zhì)較為疏松并作出梯田狀,*后就是挖穴種植工作。另一種方法是在種植巴戟天之前,將土地上面的灌木疏伐,去除其枯枝黃葉,在整個林內(nèi)的部分地區(qū)進行種植。
![](/upfiles/image/20140903103208.jpg)
由于巴戟天的成熟期較長,所以基本都是多種植物共同種植,且對其種植基本都較為粗放,因此,對于巴戟天的種植管理,基本都會和其共同種植的農(nóng)作物進行管理。不管是利用扦插繁殖法還是根頭繁殖法都需要保持土壤的濕潤度,才能使得巴戟天的成活率更高,直到巴戟天成活,并冒出新芽時,才能澆水灌溉,且需要在雨季時,對其進行排水處理,否則會使得巴戟天被淹死。春天時,需要對巴戟天進行除草工作。同時巴戟天較為適合生長在肥沃的土壤中,因此,可以將肥料施于田間;如果巴戟天因為生長良hao,使得其枝繁葉茂,就需要修剪其枝頭,留下幾根主要的枝丫即可,因為巴戟天*終可以運用的是其土壤下面生長的果實,而在其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,而枝頭過于繁茂會大量消耗土壤的肥料,從而不利于巴戟天果實的生長。到了較為寒冷的冬天,則需要對巴戟天進行土壤的培育,從而有利于其安然度過冬天,使其生命得以延續(xù),同時有利于來年生長出更多的根須。*重要的一點,在巴戟天整個生長時期,都禁止放牧。
![](/upfiles/image/20200720113500.jpg)
|